Welcome! 登入 註冊
美寶首頁 美寶百科 美寶論壇 美寶部落格 美寶地圖

Advanced

[轉載] 中研院出版《因應氣候變遷之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政策建議書》 [中研院 2011-12-30]

中研院出版《因應氣候變遷之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政策建議書》
發稿時間:中華民國100年12月30日
連結: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4696

[hr]

學術研究擔負引領政策走向與形塑社會議題的責任。本院針對學術發展相關及社會關切的重要議題,擇其重要者由院長遴聘院士及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組成小組,共同研究討論,並出版報告,提出周延的政策建議,供政府施政參考。

截至目前為止,本院已出版6本政策建議書:《因應地球暖化之能源政策》(2008年3月)、《中央研究院學術競爭力分析暨台灣學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2008年10月)、《醫療保健政策建議書》(2009年6月)、《人口政策建議書》(2011年2月)、《因應新興感染性疾病政策建議書》(2011年3月)、《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革建議書》(2011年5月)。目前出版第7本《因應氣候變遷之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政策建議書》,以為政策建言,報告摘要如后。

摘要

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達成包括人類在內的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以確保永續發展,是當前人類必須審慎面對且積極解決的重大議題,土地利用是其中一個關鍵項目。台灣的國土空間利用與都市發展都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應儘快調整土地利用型態與空間配置模式,並配合交通與能源減量、產業經濟轉型、綠色基盤設施建設、建築物管理等相關政策,以降低溫室氣氣體排放,並提升因應氣候變遷帶來衝擊的能力。另一方面,為發展氣候變遷變化下具有發展利基的新興科技及產業,應在國土利用與管理層面,思考、規劃此類科技與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以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具體而言,臺灣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改變與衝擊,應把握以下幾項的基本思維,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機制:

(一) 扭轉過去以成長為導向的國土利用與開發模式,轉向追求環境、經濟與社會和諧共生的「量入為出」發展模式。
(二) 強化因應氣候變遷的社會共識,建立無悔的氣候變遷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策略,並以全民參與為實踐的基礎。
(三) 拋棄「人定勝天」的思維,不再過度仰賴工程技術為主要手段,改以保守、安全為原則,整合各種工程與非工程的手段,以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
(四) 建構整合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組織架構,研提系統性的因應策略與行動方案。
(五) 考量國土利用的長期社會成本,建立穩健的政府財政作為推動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的基礎。

氣候變遷對於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帶來許多挑戰,本報告僅就水患、山坡地災害、海岸土地以及水資源管理等面向問題予以說明,並做出因應政策之建議。同時對整體性的制度改善也提建言,供政府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工作之參考,以下分項說明:
(一) 氣候變遷下的水災防治
1. 掌握氣候變遷的資訊
2. 評估維生基礎設施的脆弱度
3. 推動河川流域整體治理工作
4. 檢討都市空間發展計畫對水災的因應能力
5. 提升水災預警與落實防護訓練工作
(二) 山坡地利用之規劃與管理機制
1. 強化山坡地的土地使用管理作為
2. 禁止高度敏感地區的開發利用
3. 調整山坡地的農業發展政策
4. 促進原住民社會經濟與山坡地環境生態和諧共存
(三) 海岸土地(包括地層下陷區域)利用檢討
1. 監測、評估海岸土地的變遷並檢討海岸土地的利用方式
2. 強化海岸土地保護與海岸生態環境復育工作
3. 落實地下水資源利用管理以防治地層下陷問題惡化
4. 推動地層下陷地區產業轉型再發展
(四) 水資源規劃與管理
1. 維護水資源供需平衡
2. 落實集水區土地利用管理
3. 降低水資源供應系統的脆弱性
4. 提升水資源供需系統對旱災的因應能力
5. 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另外,整體性的制度改善政策建議如下:
(一) 儘速完成國土計畫法、海岸法及國土復育條例立法程序
(二) 全面進行自然危險地區調查與自然災害風險評估
(三) 落實國土保育區的劃設並強化分級管理
(四) 建立合理的國土保育補償機制與穩定財務來源
(五) 納入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評估與減災措施於開發環評制度
(六) 建立流域管理組織與制度

中央研究院「因應氣候變遷之國土空間規劃與管理政策」研議小組成員:
黃書禮 台北大學副校長
葉佳宗 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系教授
陳立夫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陳亮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楊重信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
蕭代基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范毅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劉紹臣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劉兆漢 中央研究院院士 (召集人)

下載完整版

1. 劉兆漢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chliu2@gate.sinica.edu.tw
(Tel) +886-2- 2787-2538
2. 黃復君,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公共事務組pearlhuang@gate.sinica.edu.tw
(Tel) +886-2-2789-8820 (Fax)886-2-2782-1551 (M)0912-831-188
3. 林美惠,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公共事務組mhlin313@gate.sinica.edu.tw
(Tel) +886-2-2789-8821 (Fax)886-2-2782-1551 (M)0921-845-234



Edited 2 time(s). Last edit at 12/31/2011 01:38AM by annie.
(編輯記錄)